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孩子的第二篇文章

這孩子心裡有著滿滿的能量
滿滿的憧憬
滿滿的熱情
滿滿的...等著改變這個世界
看完他對自己的反思
身為老師
真的慚愧
孩子所認知的一切其實我們早就已經「知道」
但「做到」了多少?
當他已經看到了「...因為很多時後他們必須作”最好”的決定,才能使社會正常的運轉...」
我們卻還有更多人在無情的謾罵
嚴厲的批評
卻沒有提出絲毫更積極更正面的作法?
誰是老師?
我已經分不清了
我如果有資格當他的傳聲筒
我願意繼續發聲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手稿的文字檔,修改了部分錯字與標點符號,大家就別再意了)
考試背後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都把它定位在不一樣的位子,我認為考試背後的意義是必須歷經種種過程之後才能領悟的。
那一年,我十三歲,我非常的排斥考試,當時的我認為我的人生為什麼要讓考試來定義,為什麼什麼東西都要考試,我幹嘛花大多數的青春在一些搞不好考完後,我這一輩子永遠不會在接觸的東西,但在學習的過程,我在一些老師身上學習到考試背後真正要傳遞的訊息。我頓悟了,考試的每一個問題不單純只是要學習表面的知識而是學習當你看到問題怎麼思考,怎麼切入這才是考試的精隨。
我也了解到,站在第一線的國中老師們的工作,不單只是授業解惑,而是開導學生去領悟考試的意義,所以當一群有想法的老師聚在一起,要做的事並不是堅持己見,也不是妥協現在的制度,應該想該如何在現有的制度下發展出一套讓學生學習到”學習”更深層的意義。
有些老師希望自己學生學習水平可以保持一定的效果,所以以一些較強勢的態度,鞏固學生的分數,效果通常是不錯的,但我的理化老師他在教導我的過程中,我從他身上學到了比任何課本內容還重要的東西,就是了解學習的意義,我認為學習分成三個階段:一、考試能順利過關,二、面對壓力怎麼解決,三、了解學習的意義,一般人所追求的和有些老師教學生的都停留在第一點,但如果反過來老師今天教學生了解學習的意涵時,學生就能去釋懷壓力,那麼學習效果佳,成績也就順利過關了。但這麼教學的老師畢竟還是少數。
我想通後,發現當初只是為反對而反對,我不斷批評考試制度差,但就沒有仔細的去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案,我們總是要求從事編輯教育的學者們作”正確”的決定,他們也都了解,但他們很無奈,因為很多時後他們必須作”最好”的決定,才能使社會正常的運轉。最好是什麼意思?最好就是用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利益,正是必要的條件,雖然說制度不是最好,但現在已經慢慢的在改善在進步。
老師教我們領悟學習的意義,就像是種下了一些種子,雖然並不是每一顆都會發芽,但只要有一顆發芽那也就夠了。在推動這方面的教師很辛苦,因為社會對老師的定義較偏向幫助學生考試過關,而不是看見考試背後的用意,我們不應該否定這些老師,我們的社會大眾更應該多給予他們正向的鼓勵。
當我還不了解學習的意義時,我就像是一位觀眾看著老師在台上表演,當有一天我懂了我就成為台上的演員,老師沒辦法逼我上台,那一步必須自己跨出,老師頂多只能透過演出激盪我內心的靈魂。我出聲音你當傳聲筒,讓我們一起把這聲音傳到更遠的地方。OOO老師謝謝你啟發我,讓我的視野從微觀開拓成宏觀,如果有一天成功了,我一定要大聲並驕傲的說我的老師是OOO!




難得的孩子

貼在FB上的兩篇
留存在部落格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個國三生的怒吼與殷切期盼
期盼我們的教育制度可以更好
期盼我們台灣可以更進步...
這是一個國三生的心聲
我們大人聽見了嗎?
懇請大家努力的傳、用力的傳
傳到有權力的人手上
傳到願意改變的人手上
我們才會真正的翻轉
(以下是手寫稿的文字檔)
---------------------------------------------
我是一個16歲的國三生,我在43天要面對我的人生中的第一場考試─教育會考,但2016年的台灣,我覺得我看不見我的未來,經濟不濟,政黨紛爭,社會治安差,這一切如果要改變,我認為要回歸到一開始的教育。雖然教育會考的題目較活(靈活)但是內容還是死的,考試並不是一昧的去"記”公式”算”答案或選ABCD,而是去”思考”,但台灣考試的問題都是有”標準”答案,而不是”去思考”有可能的答案。
我的理化老師,林OO老師他發的所有”考卷”只有問答題,從來就沒有出現過ABCD的選項,這一點,我在國二時很痛苦,因為從來就不會有”正解”,到了之後我才慢慢發現,他給的考卷是要我花時間去動腦思考問題背後的意義。他要的從來都不是結論,而是過程中,自己想出的一條路。他考卷上的每一題,月考、段考、甚至是會考都不會考,但每一題所激發出的點子都是改變台灣重要的關鍵。
從一位家長的角度出發,你不會認同他,因為他教的東西,我孩子考試不會考,假設你是一家補習班的老闆,你不會雇用他,因為他教的東西考試不考,就沒有學生要補習,但身為台灣的一份子,我要感謝他,因為他活化我的思考模式,讓我跳脫制式的考試。台灣如果要進步,需要的不是八股的考題,而是新一代新血所注入的新思維,和創新的理念和更多的點子,這些都是靠思考去激發的。
我們不能否定”背”這門功夫,因為它是必要的基礎,我們也不行拒絕”考試”這件事,因為它是競爭的動力,但我想我們或許可以調整”背”和”思考”之間的百分比,思考的比例提高一點,讓考試考”思考能力”讓補習班教如何去靈活的思考,而不是教一些古板的題目。
或許很多人在唸書的時期都有一樣的迷思,但出了社會就忘記了當時的困惑,忘記當初想改變制度的那顆心,制度是人所定的,擬定制度不是為了侷限,更是為了更新出更理想的制度。台灣教育的制度,不應該被禁錮在舊有的理念,而是要創造出新的想法。
林OO老師,成立自然解說團隊的理念就是為了培養每一個人的思考能力,透過思考、討論、假設、印證的過程去學習一套方法,現在這個社會要更加便利也是由思考後並發明出讓生活更加方便的器物。
台灣的教育,如果跨出第一步,那麼經濟也將會跟著跨出一大步,如果當今的企業家願意去投資這種台灣的未來,政治家也願意改變台灣教育的模式,台灣經濟再起飛,躍上國際舞台就不再是不可能。
林OO老師和我說過:「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是經濟決定一切的。」我對這件事非常不滿,但這就是事實,既然經濟可以改變很多事,那我希望有經濟能力的你聽見我的聲音,並傳遞這個理念,每個人盡自己微小的力量,在這動態系統引起蝴蝶效應,要翻轉台灣的未來,要改變世界趨向,就靠你了!
謝OO,2016.3.30







柴氣爐再改裝

似乎大家對柴氣爐的原理很是好奇
臉友很厲害
搜出了許多相關的資料
不過
影片所謂的汽化爐
主要原理應該和柴氣爐(聽說台灣稱為木氣爐)一樣的
利用缺氧高溫的環境乾餾木柴
再二次燃燒乾餾後的氣體
火力會旺盛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燃燒氣體的關係
而不是煙囪效應
但如果真的把柴氣爐加上煙囪會怎樣?
那就加加看啊!!

火焰馬上衝上頂端
確實大了許多
那如果煙囪更高呢?
火焰也衝出來了
但似乎燒得沒有剛剛的好
開始產生了一些白煙
可能是內部的空氣流量不夠
也許在長煙囪中段開個二次進氣孔
可能會有改善
總之
加上煙囪後
確實讓火力加強了許多
但一開始真的不是煙囪效應啊~~

後記
火焰實在太大了
結果連木炭都燒成灰了
不好!!
我喜歡最後有木炭的感覺...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聽說叫做柴氣爐的乾餾裝置

https://world.taobao.com/item/530340267983.htm?spm=a312a.7700714.0.0.pHZrNK#detail

在淘寶看到這個
丟木柴進去燒
這有什麼稀奇的!!!
但它不是直接燃燒木柴
這樣會產生很大的煙
而是乾餾出甲烷和氫氣等可燃性的氣體來燃燒
所以火力相對強
而且產生的煙極少
直覺這就是個大型乾餾裝置嘛!!!
而且絕對可以自己作
於是..想到就要快點作
兩個鐵罐

打洞



再打洞


繼續打洞


合體

加入木柴(竹筷)

開始燒...

產生的火焰很漂亮


火力也大
煙也少
喜歡野炊的朋友應該蠻適合的
如果實驗室需要大火力
也可以來試試看
不過要找木柴比較不方便就是了

重點是...
乾餾出一堆木炭

下次上課一定要拿出來玩了!!
.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木材加工是件很有趣的事
只要有適合的工具
就可以作出許多零件
切出直線的技巧是基本的
雖然只要有一台圓鋸機就能搞定
但誰家裡會有圓鋸機啊
大聲又占空間
所以當時賭氣自己作了小鋸台


不過也只能鋸壓克力
木頭還是得手鋸
給大家一個經驗談
自己做一個引導座
就可以讓手鋸保持垂直
效果真的很好喔



坦白說
工具真的還是很重要的啦~~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懶惰為發明之本?!

最近常常和學生提到一個想法
全世界最懶的族群之一就是科學家!!
為了讓自己懶惰
所以才發明出這麼多方便我們生活的器具或原理
當然這句話玩笑的成分居多
但似乎也不無道理
回到我們身上
很多東西就是要方便
我們才會想要不斷的去用它
像是監視器改裝的教學提示機




一用用了十多年
至今仍天下無敵
沒這玩意兒已經不太會教了(其實這不是好現象)
包括電源供應器也是這樣的想法才搞出來的好用工具

太多電學實驗需要不同電壓的直交流電
原本就是不同形式的電池盒交互使用
但實驗量一大真的會抓狂(實驗狂會懂的...)
但電源供應器的直流電有直流脈衝
電磁學的實驗是不能用的
還是要回到電池
怎麼辦?
懶人自有辦法
於是多段式的電池盒就出現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懶惰很重要*3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在長億真好~~

一個名牌告訴你長億高中好在哪裡!!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自己的孩子怎麼樣都不想放棄....

既然初版作出來的東西(其實也搞了好幾次)不理想
也知道了問題的所在
那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修正就好了啊
重點就在兩邊的電流方向剛好相反
如果能調整成兩邊電流相同不就解決了!!
沒錯
這是想法
但做法呢?
想過利用電子電路
但我又不會...
想過繞兩條獨立電路
但似乎太麻煩(不過是可以成功的)
來夾去很LOW
可不可以直接切換電流方向?
可不可以直接切換線圈數?
想過很多方法
直覺這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就差臨門一腳而已
有事沒事就逛電子街
搞到東西比老闆還熟
但不懂的東西
不認識的東西還有九成以上...
時間就這麼過了一年
也不知道哪一天忽然靈光乍現
啊後面打叉不就好了...
於是一年後第二版出現了



時間就這麼過了一年
值得嗎?
一件這麼簡單的事花了一年?
還用說,當然不值得!!
但如果那是你的玫瑰花
就值得期待她長大

教具別亂用

在設計教具的時候
往往老師也會有自己的盲點
很多我們已經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
就認為可以直接跳過
或者可以兩個概念一起說
但事情通常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

十多年前
在上到安培定律的時候總是找不到順手的教具
所以一直想要自己做一個可以整合線圈數、電流方向、電流大小、導線距離、磁針位置等合併在一起的神器
終於花了好久的時間
完成了我覺得十分得意的作品
雖然還是要用鱷魚夾夾來夾去
但我還是覺得很驕傲啊~~(當時啦,現在說來覺得很無恥)
結果沒用沒事
一用學生反而更搞不懂
後來我才發現是兩邊的電流方向和磁針位置同時改變了
所以雖然電流方向不同
磁針偏轉方向卻一樣...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啊不就正常嗎~~



沒錯
對老師來說是正常
對孩子來說就是莫名其妙的現象了
原本搞懂的開始哭了
原本不懂得開始笑了(因為別人也不懂了...)
怎麼辦?
這就是亂用教具的結果
活該!!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掛這種名牌會被打

覺得自己要有一個跩到不敢掛的名牌...
那幹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