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點滴包的壓力教具
一、前言
「壓力」(Pressure),在國中的教材編寫中通常都會放在「力」(Force)的單元,和摩擦力(Frictional force )、浮力(Buoyancy)、推力、拉力等放在一起討論,但實際上「壓力」和「力」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兩者產生的物理現象也不同,但或許是中文翻譯的影響,亦或者是教科書編排的誤導,許多初學的國中生的確會以為壓力就是力的另一種型式,這些迷思概念不但困擾了許多學生,也讓老師們在解釋時必須花上更多的心力。在對岸的大陸就將Pressure翻譯為「壓強」,好不好或許見仁見智,但在名詞上也許可以讓學生少一點誤解。
二、單位決定了物理量的種類
一般說來,我們可以從單位來區分某些效應是否為相同的物理量。力常用的公制單位(mks制)為公斤重(kgw);國際單位(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簡稱S.I. unit)為牛頓(N),而壓力的公制單位為公斤重/平方公尺(kgw/m2);國際單位為牛頓/平方公尺(N/m2)也稱作帕斯卡(或簡稱”帕”,Pa)。因此很明確的,力和壓力應該屬於不同的物理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利用兩手夾住一支鉛筆時(圖1),在鉛筆不動的情況下,兩手所施的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但很明顯的筆尖處的手皮膚陷入的深度比另一端來得多(圖2、3),這個現象就無法單純用力來描述(因為此時左右手的施力相同),用壓力來描述就會合適許多...
按此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