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參觀某間實驗教育學校的學生作品(禁止攝影,抱歉了)
他們的課本原則上都是學生自己寫的
因此就成了對外"宣傳"(這不是一個好字眼)的重要特色
來到藝術區,「你看!!他們的課本都畫得好漂亮!!」旁邊的家長興奮著說
來到語文區,「你看!!他們的課本都畫得好漂亮!!」
來到自然區,「你看!!他們的課本都畫得好漂亮!!」
來到數學區,「你看!!他們的課本都畫得好漂亮!!」
來到社會區,「你看!!他們的課本都畫得好漂亮!!」
來到........區,「你看!!他們的課本都畫得好漂亮!!」
我認真地看著他們的氧化還原怎麼上的時候
旁邊的家長就像錄音機一樣
心中壓著一股莫名火...
「這就是你希望看到孩子最後的學習成果嗎?」我當然沒說出口
台灣是個民粹的社會
這是民主必經之路,無關好壞
但,過多的民粹如果建立在表象與不專業的人身上
這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我認真地將所有物理和化學的課程看過一輪
也了解了他們上課的模式與過程(當然也問了一些學生)
旁邊的家長又出招了,「你們好會畫喔~~這個應該花了很多時間對不對?」
「是啊...」學生不好意思的回答著
旁邊的同學搶著幫她回話,「對啊!!她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畫她的課本喔,真的很厲害!!」
我望了一眼,那是一本數學課本...
沒錯,我百分之百的認同一本賞心悅目的課本,確實會引起大多數人閱讀的慾望
就像我們去書店選書一樣,封面就是吸引你拿起它的第一動機
但,繼續看下去呢?還是你永遠留在封面?
其實學生自己也知道,大多數的人對他們的評價就是課本漂不漂亮(無關內容)
因此,有不少人完成課本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作美工(但我看的那幾本自然課本內容是不錯的)
這對某些學生來說是很傷的
原來你們只在意畫得漂不漂亮,我花了那麼多時間的學習成果
其實你們並不在意
之後,你認為學生會怎麼作?
這些結果是誰造成的?
有些時候...教育家長反而是比教育學生更重要的事...
後記
這是整個價值觀的悲哀與宿命
當整個社會氛圍圍繞在對教育的不信任感時
實驗教育似乎對某些人來說提供了一個出口
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這最糟糕了),新的教育型態就出現了
這不是缺點,至少提供了某些不同教育方式的選擇
這個社會的架構本來就是需要多元的形態存在,才能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但許多人以為某些方式就是萬靈丹(這或許是誤解,有可能是媒體過度的美化)
我選擇了實驗教育(或其他非制式教育)就代表了我的孩子學會了創意生活、學會了問題解決、學會了關懷世界、學會了自主行動
因此也學會了學科知識、體育技能、強健體魄,所以順理成章可以上了一個優秀的大學(不管是透過申請或是學測)
可能嗎?當夢幻破滅時,再來批判這是誰的錯?似乎永遠不是自己的錯...
認清自己的孩子需要的是甚麼?
而不是一窩蜂的崇拜
體制內、體制外,本身沒有優劣,就是一個選擇和一個捨去的過程
如果都想要,最後就是甚麼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