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和某單位討論一些內部訓練的事情
發現很多人其實還是搞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沒關係,就給宣安老師規劃就好…」
沒錯,給我規劃我更輕鬆
那就表示隨我愛講什麼都行
但這是你們想要的東西嗎?
目的還是很重要的
因為如果方向是「科學原理」的介紹
就會是很『教具』類的東西
主要是呈現出現象,並能調整參數讓老師可以提問或進階的教學
有趣、方便製作等這些都不會是第一考量
如果方向是「科普」(科學普及)
就會以生活應用的常識為主,甚至可能是一些有趣的冷知識
不特別強調製作或原理
通常就是絢麗的演示教學
讓科學貼近民眾就好
如果是親子「DIY」
就會以方便製作與有趣為主
看似簡單的小玩具其實原理可能很難
因此也不會特別將原理說得非常明白,通常只是點到為止
大家快樂學習就好
如果是「maker教育」
就會以生活維修和實用的物品製作為主(我不喜歡只是玩樂高機器人或arduino或3DP)
直接就切入應用科學的範疇
原理通常都會是跨科甚至是跨領域的,難度最高
對初學者來說,主要目的就是簡易的手工技術練習與操作
也許很多人不認同這些分類的想法
但我就是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