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 星期三

密度測量_科學方法練習

這是他們上國中第一次做實驗(???)





其實密度的測量就實驗本身來說實在蠻無聊的
但卻是一個訓練學生使用測量儀器和數據分析的好素材
「...比較不同大小的黏土,密度有何差異?」
操縱變因為何?應變變因又是甚麼?
密度是一個無法直接測量的物理量(密度計只能針對特定物質,其實是換算過的儀器)
必須透過測量體積與質量來做判斷
因此應變變因應該是質量,但更多學生寫密度
也可以接受啦~~(這個部份真的不適合當初學者的題目,反省中...)

再討論出你們組的實驗步驟(流程)
留意儀器的最小單位(就這個單元可以練習了...)
同時自己設計一個表格來記錄你們組的實驗數據
很多學生都沒有留意到標示單位
只能慢慢藉由每次的實驗來提醒了

再來將兩個數據畫出關係圖
這部份很多學生真的很慘...
間距不會標示,甚至連點都標不出來
點和點的連線更是無言以對...
花了一節課的時間和學生討論數據的捨棄原則
以及關係圖的意義(正相關、正比、負相關、反比...)
還有連線的意義,不要看到線就連起來啊~~
這樣反而會影響判斷的方向


最後的結論更是慘不忍睹


但畢竟這是學生第一次寫這樣的實驗報告
發回更正修改
但...結果很多老師應該也心裡有數


不知道有多少學生會願意學習這些科學方法
我也不知道這些教學真的能影響多少孩子
但身為老師,還是要給孩子這些機會
一個...兩個...也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