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數位電表ACV、DCV的測量原理4_DCV檔量AC

三用電表的DCV檔時是採用平均值(AVG)
基本上不管是一般電表或是TRUE RMS電表都是如此
(除非是有DC_true rms功能的超高級電表)
所以我們拿這兩種電表分別測量AC時
平均值都是接近0



但如果用DCV檔測量半波整流或全波整流的DC呢?
當然還是讀取平均值
但這時候平均值不能代表真實電壓
因為此時的電壓有正弦波的模式
因此更好的表達方式反而應該是有效值RMS
波形因數=1.111
好像聽過是不是?
我們在功率的難題一系列中就討論過利用DCV檔測量全波整流時所出現的問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那如果是半波整流呢?
波形因數就會變成1.571


這個數字無法從電表測量出來,只能用算的
那要怎麼證實呢?
回到之前「功率的難題」所用的方法
利用功率計測量出來的真實功率和P=IV來對照
結果如下


功率計待機0.15W,半波整流後的功率為3.89W
燈泡消耗功率為3.74W
實測電壓為51.72V,電流為0.0295A
波形因數,根號(3.74/51.72/0.0295)=1.566
很接近1.571了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示波器了
直接測量就可以讀出全波整流和半波整流的AVG和RMS值



全波整流的波形因數,12.0/10.7=1.121(理論值1.111)
半波整流的波形因數,8.47/4.9=1.729(理論值1.571)
半波整流測量出來的結果好像偏高

但另一台示波器顯示的平均值和有效值卻是相同的!!



不同的示波器運作程式似乎不同
我的豬腦容量有限,暫時還搞不清楚來龍去脈
等高手來幫忙解惑了

以上就是沒人看的數位電表測量原理四部曲
謝謝大家~~
劇終

type c 轉USB 2.0 轉接頭

人家送了一個健康手環 結果充電頭是type c 家裡type c 的充電頭都被公主的iphone霸佔了 USB2.0的充電頭倒是很多 基本上健康手環的這種線只負責充電,沒有資料傳輸的功能 那就簡單了 買個type c母座和USB2.0公頭,兩個連接起來就可以 type c很有趣,...